每次去菜市場,看到那一把把翠綠的皇宮菜,我總會忍不住買回家。這種菜在台灣真的太常見了,但很多人對它一知半解,甚至不知道怎麼料理。今天就來好好聊聊皇宮菜,從它的由來到怎麼吃,保證讓你愛上它。
皇宮菜是什麼?認識這種台灣常見蔬菜
皇宮菜,聽名字就覺得很高級對吧?其實它一點也不貴,是台灣家常菜裡的老朋友。這種菜的葉子肥厚,顏色深綠,吃起來有點黏滑感,有些人愛得要命,有些人卻避之唯恐不及。我記得第一次吃皇宮菜時,還以為是某種新品種,後來才知道它歷史可悠久了。
皇宮菜的由來與特色
皇宮菜原產於熱帶亞洲,在台灣已經種植了好幾十年。為什麼叫皇宮菜呢?傳說古代只有皇宮貴族才吃得到,因為它生長快速、營養豐富,被視為珍品。現在當然人人都能享用啦!它的學名是落葵,台灣人習慣叫它皇宮菜或木耳菜,葉子摸起來軟軟的,煮後會釋出黏液,這其實是水溶性纖維,對腸胃很好。
我媽常說,皇宮菜是窮人的補品,便宜又營養。確實,一把才十幾塊錢,卻能補充好多維生素。
皇宮菜的驚人營養價值
皇宮菜可不是普通的葉菜類,它的營養密度超高。我查過資料,皇宮菜富含維生素A、C、鐵質和鈣質,尤其適合素食者補充鐵質。下面這個表格整理了主要營養成分,讓你一目了然。
| 營養成分 | 每100克含量 | 好處 |
|---|---|---|
| 維生素A | 超過每日建議量50% | 護眼、增強免疫力 |
| 維生素C | 約30毫克 | 抗氧化、促進膠原蛋白 |
| 鐵質 | 約2毫克 | 預防貧血 |
| 鈣質 | 約100毫克 | 強健骨骼 |
| 膳食纖維 | 豐富 | 助消化、降膽固醇 |
皇宮菜的黏液其實是多醣體,能保護胃壁,我胃不好的時候多吃點皇宮菜,感覺挺舒服的。不過要注意,皇宮菜草酸含量稍高,腎臟病患者最好適量食用。
自己種皇宮菜:陽台園藝指南
如果你有陽台,種皇宮菜超簡單的!我去年開始在陽台種,現在隨時有新鮮菜可摘。皇宮菜生長快,病蟲害少,新手也能成功。
種植步驟與注意事項
首先,準備種子或幼苗。皇宮菜種子很小,播種時別埋太深。土壤要疏鬆排水好,我用的是一般培養土混點堆肥。每天澆水保持濕潤,但別積水。約兩週就發芽了,一個月後就能採收。
- 選種:買台灣常見的綠葉品種,適應本地氣候。
- 日照:皇宮菜喜歡陽光,但夏天太熱要遮陰。
- 施肥:每月施一次有機肥,長得更茂盛。
我種皇宮菜時犯過錯,一次澆太多水,結果爛根了。後來學乖了,土壤乾了再澆,現在長得比我還高!
採收時摘嫩葉,留基部讓它繼續長。皇宮菜幾乎全年可種,但春天最適合。蟲害少,偶爾有蚜蟲,用手抓或噴稀釋肥皂水就行。
皇宮菜料理大全:從簡單到創意
皇宮菜怎麼煮最好吃?很多人怕它的黏液,其實用對方法就超美味。我試過無數種做法,從清炒到煮湯,分享幾個必學食譜。
經典食譜分享
最基本的蒜炒皇宮菜:熱鍋放油,爆香蒜末,下皇宮菜快炒,加點鹽和米酒,一分鐘起鍋。這樣能保留脆度,黏液也不明顯。
皇宮菜湯也很受歡迎:水滾後放皇宮菜,打顆蛋花,加點薑絲和鹽,簡單又暖胃。我冬天常煮這個,全家都愛。
有一次我試著用皇宮菜做涼拌,結果黏液太多,口感怪怪的。後來發現,皇宮菜還是適合熱食。
進階版可以試皇宮菜煎餅:把皇宮菜切碎,混入麵糊,煎到金黃。外酥內軟,小朋友超買單。或者加入火鍋,黏液能讓湯頭更濃郁。
常見問題解答
關於皇宮菜,大家總有些疑問。我整理最常被問到的幾個問題,一次說清楚。
關於皇宮菜的疑問一次解決
皇宮菜可以生吃嗎?不建議,因為草酸和黏液可能刺激腸胃,煮熟較安全。
皇宮菜怎麼挑選?選葉子翠綠、無斑點的,莖部不要太老。我都在傳統市場買,比較新鮮。
皇宮菜和川七一樣嗎?不一樣喔!皇宮菜是落葵科,川七是藤三七科,葉形和口感都不同。皇宮菜葉子較圓,川七較尖。
皇宮菜適合減肥吃嗎?當然適合,低卡高纖,飽足感強。但料理時別放太多油。
寫到這裡,我突然好想吃皇宮菜。這種菜真的越了解越喜歡,希望你也試試看。
皇宮菜在台灣隨處可見,但懂得好好利用的人不多。從種植到料理,一點都不難。下次逛菜市場,別忘了帶一把皇宮菜回家,為健康加菜。
對了,如果你有獨家皇宮菜食譜,歡迎分享給我。我最近在嘗試皇宮菜沙拉,但還在摸索怎麼減少黏液感。
皇宮菜就是這麼一種親民的蔬菜,價格實惠,營養滿分。無論是新手煮夫還是料理達人,都能從皇宮菜中找到樂趣。
最後提醒,皇宮菜雖然好,但任何食物都要適量。均衡飲食才是王道。